
电话:4000010664
邮箱:exp@ctsm.org.cn

危险失效、安全失效和无影响失效
2022-04-03 浏览次数:0从安全功能角度谈失效模式
2019-09-02 12:07·质量与检测
一、失效模式分类
不同的失效方式称为失效模式。根据设备、子系统或系统发生失效的时间将失效分为早期失效、随机失效和老化失效;根据失效所造成的影响将安全仪表功能的失效模式分为安全失效、危险失效和无影响失效;根据引起失效的原因分为随机硬件失效、系统性失效和共因失效;考虑设备的自诊断功能时又分为通报失效、检测到和未检测到的失效;考虑冗余设备构成的表决系统时又分为独立失效和相关失效。
这里所说的失效模式为广义的失效模式,它涵盖了从各种角度分类的失效类别。通过分析,明确了正常寿命期内的随机失效是可靠性定量研究的基础;就安全相关系统来说,我们只关心危险失效和安全失效。
二、早期失效、随机失效和老化失效
对安全相关系统要求时危险失效平均概率(PFDavg)及每小时危险失效平均频率(PFH)的计算,实际上是可靠性理论在功能安全领域的应用。在可靠性理论中,“浴缸”(Bathtub)曲线是非常重要的对设备、模块或元件的失效率在其整个寿命期内变化情况的一种重要的描述。
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受到来自环境的应力,即环境对其施加的影响,如化学的、机械的、电气的或物理的影响。当其自身的强度不能抵抗这些应力的时候就会出现设备的失效。由图1中可以看出设备在其寿命周期内的失效分为三个阶段:最初故障期、正常寿命期和老化期。这个阶段对应于三种失效方式。
(1)早期失效
设备在最初故障期发生的失效为早期失效,失效率由大减小。这是因为生产出的设备中有一些存在生产缺陷,随着它们不断的暴露出来,失效率就逐渐下降。
(2)随机失效
在去掉具有生产缺陷的设备之后,失效率相对保持不变,进入设备的正常寿命期,在该期间,设备多发生由于工作应力引起的随机失效。如果设备只有很少的生产缺陷,而强度又很高,那么发生随机失效的概率将非常低。正常寿命期内的随机失效率为常数,它是可靠性研究中所需的失效数据。
(3)老化失效
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,设备自身的强度开始下降,进入老化报废阶段,失效率也随之逐渐上升(老化期)。
可以看出,在最初故障期,设备具有随时间下降的失效率;在正常寿命期,设备具有随时间相对恒定不变的常数失效率;在老化期,设备具有随时间增大的失效率。
“浴缸”曲线可能有几种变形的情况。某些情况下可能不存在最初故障期,因为一些设备几乎不存在生产测试过程未检测到的生产缺陷,这些设备就没有失效率降低的区域。而某些应用中,设备还未进入老化期就已经得到了更新换代,因此就没有失效率升高的区域。一般来讲,任何设备的设计生产都应该保证设备具有正常的寿命期。
有的设备在寿命期内失效率的变化并不符合“浴缸”曲线所描述的这种特征,而是其他的曲线,如“过山车”(Roll Coaster)曲线。符合这种特征的设备在其寿命期内很难找到一个失效率稳定的阶段。
设备的失效率是所有定量计算的基础。然而实际应用中,针对某个具体行业或某个具体工厂,设备的失效率很可能不是常数,而是随时间变化的早期失效率或老化失效率。
三、危险失效、安全失效和无影响失效
IEC61511中把危险失效定义为那些有潜力使E/E/PE安全相关系统失去安全功能执行能力的失效。这个定义与人们在实践中对危险失效的理解是一致的。定义中的潜力是否存在,取决于组成E/E/PE安全相关系统的设备之间的结构关系。冗余结构的系统会减少这种导致危险状态的潜力,因为冗余结构里1个硬件设备失效不易导致整个E/E/PE安全相关系统的失效。
IEC61511中把安全失效定义为那些没有潜力导致E/E/PE安全相关系统失去安全功能执行能力的失效。即不属于危险失效的都是安全失效,该定义包括了造成过程误停车在内的多种失效。但是在实践中,人们往往只把造成E/E/PE安全相关系统误动作的一类失效称为安全失效。这里对安全失效的定义是那些没有潜力造成E/E/PE安全相关系统失去安全功能执行能力的,但是有潜力造成E/E/PE安全相关系统误动作的失效。
设备的某些失效可能对E/E/PE安全功能无任何影响,这样的失效定义为无影响失效,记为λNONC。它既不会降低E/E/PE安全功能的执行能力,也不会增加E/E/PE安全相关系统的误动作,不影响E/E/PE安全相关系统的可靠性,对其进行分析没有实际意义。但是,无影响失效会影响单个设备的安全失效分数值(Safe Failure Fraction,SFF),从而可能会影响设备的应用。总而言之,从系统角度研究无影响失效没有意义。